<form id="j5bpt"><b id="j5bpt"></b></form>

        <track id="j5bpt"><del id="j5bpt"></del></track>

            <track id="j5bpt"><cite id="j5bpt"><b id="j5bpt"></b></cite></track>

            大聽網   > 正文

            在筑牢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上持續發力 四川瞄準“一棵樹”“一個體系”“一個糧庫”

            發布時間:2023-08-23 14:48:06 稿件來源: 川觀新聞

            川觀新聞記者 王培哲

            “四川林木覆蓋率達到51.84%,建成國際重要濕地3處、濕地自然保護區32個,荒漠化面積較上個監測期減少23.59%……”8月15日,四川宜賓,首個全國生態日四川主場活動上,省林草局相關負責人曬出四川生態“家底”。

            距離會場不遠處的觀斗山上,今年嫁接完成的300多萬株油茶種苗正“蓄勢待發”,一年后,這些嫩綠的枝椏將成為支撐全省油茶產業的關鍵力量。

            從豐沃的生態“家底”著手,統籌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,開展生態系統保護修復,做好生物多樣性保護,發展特色林草產業,四川筑牢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的思路正逐漸清晰。

            沿著這條思路,四川把目光轉向“一棵樹”“一個體系”“一個糧庫”。

            保護“一棵樹”

            創新打造保護體系和保護機制

            “一棵古樹的背后,有一套保護體系,還有一個監督機制?!笔×植菥稚鷳B保護修復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目前全省共有7萬余株古樹名木,要實現保護全覆蓋,很難再靠過去以項目推動的老辦法,必須盤活資金、創新管理模式,“這就要求我們從體系和機制出發,找尋突破口?!?/p>

            漫山遍野的珙桐樹。雅安市滎經縣林業局 供圖

            在保護體系的建設方面,強調以點帶面,突出社會參與。在廣元市劍閣縣翠云廊古柏自然保護中心,“一樹一策”的資料放滿了一整個檔案柜,這是古柏保護的“體檢表”“說明書”。省林草局相關負責人表示,我省將以精準修復為基礎持續用力,推進瀕危、衰弱古樹搶救性復壯,加強翠云廊古柏等典型古樹群生存環境改善。與此同時,四川同步印發了古樹名木認養辦法,對社會參與古樹名木保護作出具體規定,積極引導鼓勵公眾、企業參與認捐認養。

            保護機制的建立,則依托林長制這個抓手展開。在成都市大邑縣,一棵樹齡2000年的羅漢松,在2020年被評為“四川省十大樹王”。為了保護以羅漢松為代表的古樹群落,當地建立起以“一把手”為林長、責任單位管理人員為“樹長”的包聯機制。省林草局林長制工作處相關負責人認為,“林長制”助力古樹名木保護,本質上是突出政府在保護過程中的主導作用,“一把手親自上陣,可有效提高保護的水平和效率?!?/p>

            不僅如此,引導社會參與的生態保護體系和以林長制為主體的生態保護機制,已經延伸覆蓋到四川更多的的草原、濕地。

            2022年,四川共有超過3200萬人次參加義務植樹活動,全社會參與植樹1.1億株。在南充市嘉陵區,鳳埡山義務植樹活動發布后不到兩天,500個名額一搶而空;在瀘州市古藺縣,酒街步道公園的園林撫育活動吸引不少家長與孩子參與……

            也是2022年,全省各級林長、村級監管員、護林護草員成為推動森林草原資源保護修復的中堅力量?!霸诹珠L制的推動下,2022年以來全省修復退化草原1152.6萬畝,治理沙化土地50.7萬畝,查處完成國家森林督查案件4583件?!笔×植菥窒嚓P負責人用一組數字回答了這一生態保護機制的成果。

            優化“一個體系”

            建好國家公園,但不止于國家公園

            日前,四川貢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獲得國家林草局批復,此前,貢嘎山已被列為49個國家公園候選區之一。此次總體規劃批復,將為后續國家公園創建工作提供重要支撐。

            “待全省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方案獲得國家批準后,全省將重新梳理保護地規劃,過去‘九龍治水’、邊界不清等問題將得到解決?!笔×植菥肿匀槐Wo地管理處相關負責人透露,預計到2025年,全省將完成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,助力更高水平的國家公園建設。

            整合優化保護地體系,國家公園是核心。目前,國家在四川布局3個國家公園——首批設立了大熊貓國家公園,若爾蓋國家公園獲批創建,貢嘎山國家公園已納入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。

            大熊貓國家公園唐家河片區內的大熊貓。 胡杰 攝

            從已經設立的大熊貓國家公園來看,省林草局棲息地保護處相關負責人介紹,近日在國家公園論壇上發布的大熊貓國家公園總體規劃,為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確定了目標——打造中國領先、全球知名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示范區、生態價值實現先行區、生態教育展示樣板區。

            針對正在創建的若爾蓋國家公園,省林草局野生動植物與濕地保護處相關負責人透露,目前省州創建專班正在抓緊修改完善創建材料,力爭以更高標準早日創建成功。

            貢嘎山國家公園的建設也提上日程。省林草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將不局限于國家公園自身建設,還要充分考慮國家公園周邊的文化發展成果和經濟建設需要,將國家公園建設成自然和文化的雙重名片。

            與國家公園相“配套”的,是涵蓋多種類型的自然保護區和自然公園。最新數據顯示,全省已建成154處自然保護區、320處自然公園。省林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層次豐富、功能明確的各類保護地,已經成為四川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抓手。

            “建設國家公園,但不止于國家公園。其核心是通過創建國家公園,在物種保護上形成傘護、在體制機制上形成經驗?!笔×植菥肿匀槐Wo地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認為,接下來的重點是利用3個國家公園建設的有利契機,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保護地管理機制,“利用國家公園獨有的政策和資金優勢,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保護經驗?!?/p>

            建設“一個糧庫”

            “天府森林糧庫”建設將駛入“快車道”

            每年7到9月,是甘孜州雅江縣松茸集中上市的時節,今年雅江縣松茸產量預計達到1000噸,較去年增加約400噸。8月20日上午,2023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雅江“松茸+”產業融合發展大會上,大家從“松茸”展開,討論雅江縣乃至甘孜州如何利用好松茸等森林食物,挖掘林地潛力,建設“天府森林糧庫”。

            宜賓市長寧縣梅硐鎮澤鴻村,當地村民正在竹林里采收新鮮的蘑菇。莊歌爾 攝

            現場,省林草局相關負責人提醒,建設森林糧庫,關鍵是瞄準目標、精準發力。為此,今年全省將舉行“天府森林糧庫”建設現場工作會,推廣可復制推廣的先進經驗,讓“天府森林糧庫”建設駛入“快車道”。

            從全省“三農”工作中心任務來看,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“天府糧倉”,需要牢固樹立大食物觀。發揮森林的多重效益,向森林要食物,推進更多“森林熱量”“森林蛋白”走上餐桌,能夠滿足大眾在食物領域的多樣化、功能性消費需求。

            具體而言,四川將因地制宜發展木本糧食、木本油料、森林蔬菜、森林藥材、林果飲料、森林養殖、林下套糧等多樣化“林糧”,力爭到2030年,盤活林地1億畝,生產“林糧”2000萬噸,實現產值3000億元,打造全國森林糧庫建設示范省。

            省林草局改革與產業發展處相關負責人認為,除了是“天府糧倉”的重要支撐,“天府森林糧庫”的建設本身也是對全省林草產業的一次“提檔升級”。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,我省森林食物生產方面以傳統種植養殖為主,森林食物基地集中分布的山區,基礎設施建設薄弱、精深加工不足,“以核桃為例,截至2022年底,全省核桃初加工廠(點)年加工核桃干果僅20余萬噸,不到總產量的三成?!?/p>

            省林草發展研究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,補齊當前全省森林食品基地基礎設施建設、深加工等領域的短板是業界多年來的心愿,而“天府森林糧庫”建設正好提供了契機。

            “還要留足發展空間?!笔×植菥种饕撠熑吮硎?,下一步,建設“天府森林糧庫”的關鍵是統籌保護與發展、生態安全與糧食安全之間的關系,還要留出農業用地?!耙虼?,需要充分挖掘林地潛力,特別是充分利用集體林地資源?!?/p>

            “首先是探索將林地的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離,為擴大經營規模創造條件;其次是簡化審批手續、下放審批權限,拓展‘森林糧庫’用地空間;然后是加大政策引導力度,扶持壯大一批新型經營主體;最后還要加強技術指導,健全基層服務體系?!笔×植菥指母锱c產業發展處相關負責人認為,高質量建設“天府森林糧庫”,全省各地應該把握機會,因地制宜拓展本地林草產業的廣度和深度。


            文章關鍵字: 國家 森林 公園 保護 糧庫 編輯:王燕


            返回頂部
            97无码在线观看啊嗯_国产无码电影一区二区三区_丰满人妻一区二区_av大全在线免费观看_精品偷窥在线视频观看大全_国产成人黄色视频在线播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