瀘州:探訪大山深處的普照電站
在瀘州市納溪區打古鎮普照山深處,有一座孤島電站,從保障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,到并入國家電網為西電東送作貢獻,一直堅守深山40年。
打古鎮普照山是納溪最高的山,海拔963米,森林覆蓋率高,大多呈原始風貌。普照電站就建設在山中沙溪河河谷地帶,四周被桫欏樹環繞,因地屬普照山區域,故取名普照電站。電站1976年開始修建,1979年完工,距今已有40個年頭。
原來的普照山區域,因交通不便,遠離國家電網,長期處于一種“孤島”的狀態,基本的照明用電都無法得到保障,當地村民靠煤油燈照明,更別說生產灌溉和生活電器。而普照電站的建成,開啟了普照、會龍、云回等十余個村的用電歷史,直到如今并入國家電網。
普照電站運行至今已有40個年頭,電站從當初的八名員工縮減到了現在的兩名員工。為了保證普照電站的運轉,兩人采取一人十二天的方式輪換值守。記者去的當天,正是劉友厚當班,他一個人在電站,除了工作,還開墾了土地種蔬菜,圈出空地喂雞鴨,在能吃到新鮮蔬菜和肉類的同時,給自己枯燥的工作和孤獨的生活增添了樂趣。
一路走來,劉友厚為我們介紹了他工作中的點點滴滴,有付出、有辛苦、有幸福。劉永厚還告訴記者,日復一日,年復一年,他始終相信普照電站的故事將傳出深山,讓歷史見證一代代電力人的堅守與奮斗。
母宗雨 魏箐 鄧建剛
